黄网站永久在线播放,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97在线国内在线观看视频,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章林  >>  正文
出訪日本的唐朝使節(jié)
章林
2022年05月17日

有唐一代,日本先后任命了19批遣唐使團,其中有16批使者懷揣著夢想到訪唐朝。與此同時,唐朝也派遣了多批使團回訪日本。日本史書稱這些訪問日本的唐朝使節(jié)為“唐國使人”或“唐客”。本文主要介紹4位出訪日本的唐朝使節(jié)。

“無綏遠才”高表仁

第一位出訪日本的唐朝使者名叫高表仁。公元630年,日本舒明天皇派遣了以犬上三田耜為首的第一批遣唐使團,謀求與唐朝建立外交關(guān)系。次年11月,遣唐使抵達長安,唐太宗對此十分高興,安排他們在長安參觀學習了一年左右時間。公元632年,遣唐使團完成既定任務歸國時,唐太宗特派高表仁作為唐朝的使節(jié)回訪日本,一同隨行的還有遣唐留學僧靈云、僧旻等人。

高表仁是隋朝宰相高穎的兒子,出身名門,時任新州刺史。日本朝廷得知唐使高表仁回訪的消息后非常重視,組織了一個盛大的歡迎儀式,派遣大伴鳥養(yǎng)率船32艘,高掛彩旗,鼓樂齊鳴,在難波津江口迎候。然后,由吉士小槻、大河內(nèi)直矢伏等一路引導至下榻處。之后再由伊岐史乙等、難波吉士八牛引導入住,并賜神酒以表敬意。據(jù)說此酒是用指定的寺院田地中出產(chǎn)的稻米釀制。

當高表仁到了日本的朝堂之上時,與天皇為禮節(jié)問題發(fā)生了爭執(zhí)。最終,高表仁憤然揮袖而去,拒絕遞交唐朝皇帝的國書,要求立即回國。日本方面深知與唐朝保持聯(lián)系的重要性,因而派遣吉士雄麻呂、黑麻呂護送高表仁至對馬島。此次遣使原本有機會掀開中日兩國關(guān)系新的一頁,卻以很不愉快的結(jié)局而告終,導致此后兩國20多年相互不通往來。

高表仁回國后受到了唐太宗的嚴厲處分,不僅被罷免了官職,還被罰沒兩年俸祿。高表仁之所以如此高調(diào)地與日本天皇爭禮節(jié),一方面源自唐朝先進的政治、經(jīng)濟和軍事方面的底氣,另一方面也確實符合“禮儀之邦”的行為規(guī)范,但作為外交使節(jié),應該是內(nèi)樹信心,外樹形象,不卑不亢,有禮有節(jié),而不是倨傲不恭,一去了之。對于高表仁的做法,史籍給了他一個“無綏遠之才”的評價。

“驅(qū)散硝煙”郭務悰

繼高表仁之后出訪日本的唐朝使者是郭務悰。公元663年,唐朝與日本在白村江(今韓國錦江入???展開大戰(zhàn),結(jié)果唐朝大獲全勝,日本水軍被殲,失去了海上防御能力。戰(zhàn)敗后的日本非常擔憂唐朝會乘勝進攻,遂在九州島及沿岸地區(qū)緊急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然而,出乎日本意料之外的是,唐朝方面此時卻主動伸出了橄欖枝。

公元664年5月,唐朝駐百濟軍隊的統(tǒng)帥劉仁愿,派時任朝散大夫、上柱國的郭務悰攜表函和獻物出訪日本,表達和好意向。但日本對唐朝仍深懷猜疑,對唐使的突然到來抱有戒心,于是以郭務悰只是劉仁愿所派特使,“非是天子使人”為借口,把郭務悰堵在對馬,不準他進京與天皇見面。

為了繼續(xù)向日本表達親善、消除誤解,次年9月,唐朝廷正式派朝散大夫、沂州司馬、上柱國劉德高為使者,與郭務悰一同訪日。此時,日本朝廷也明白了唐朝的誠意,遂迎接劉德高與郭務悰入京。為表歡迎,還在京城舉行了盛大的檢閱儀式。劉德高與郭務悰歸國時,日本還特意組織了送唐客使一行,一同到唐朝去。可見此時雙方都采取了互相靠近的態(tài)度,開始握手言和。以此為標志,中日關(guān)系從白江口之戰(zhàn)的陰影中走出,開始邁向正?;?/p>

公元669年,日本為祝賀唐朝平定高句麗,派出第五批遣唐使。唐朝方面則于公元671年再派郭務悰回訪日本。這是郭務悰第三次出使日本。郭務悰的這次訪日使團十分龐大,船只共有47艘,人數(shù)多達2000人。這次訪日期間,天智天皇去世,日本朝廷派遣專使向郭務悰送天智天皇的訃告。據(jù)《日本書紀》記載,當時郭務悰等人“咸著喪服,三遍舉哀,向東稽首”,以示沉痛哀悼。公元672年5月,新繼位的天武天皇賜郭務悰等禮物,唐使一行揚帆回國。郭務悰出訪日本,擔當起了驅(qū)散戰(zhàn)爭硝煙的和平使者的角色,并圓滿地完成了使命。

“文化使者”袁晉卿

如果就東渡日本的人物而言,袁晉卿對日本文化的影響力可以說僅次于鑒真。公元734年,以多治比廣成為首的日本遣唐使團基本上完成了朝貢和其他外交任務。當時正值唐玄宗開元盛世,通過正式的外交渠道所獲得的中國文化,已無法滿足日本的需要,因此,招請?zhí)迫烁叭?,成為日本吸收、移植唐朝先進文化的重要選擇。

此時,年僅十七八歲的袁晉卿,被日本人選中了。袁晉卿熟習中國文學經(jīng)典《文選》《爾雅》,尤其擅長音韻學,具有較高的語音才能。隋朝以前,傳入日本的中國文化主要是南朝文化,漢語的讀音基本上采用江南地區(qū)的語音,一般稱為“吳音”。隋朝建立以后,日本在輸入文化方面開始從江南轉(zhuǎn)向北方,開始學習、使用“唐音”。正是在日本由吳音向唐音轉(zhuǎn)換的時代背景下,袁晉卿受在唐留學17載的吉備真?zhèn)涞热怂?,作為護送使,隨以多治比廣成為首的遣唐使團赴日。

袁晉卿到日本后,與阿倍仲麻呂以日人而仕于唐相對應,他以唐人而仕于日,成為一位傳播大唐文化的杰出使者。袁晉卿作為一位學者型官員,在日本經(jīng)歷了50余載的仕宦生涯。他大部分時間從事教育工作,擔任過大學音博士和最高教職大學頭,“誦兩京之音韻,改三吳之訛響,口吐唐言,發(fā)揮嬰學之耳目”,對吳音向唐音的轉(zhuǎn)變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他擔任過主管接待外國使臣及佛寺僧尼等事務的玄蕃頭,并依靠自己的才華和出色的工作,被天皇賜姓“清村宿禰”;他擔任過日向國和安房國的國司,成為唯一一位擔任地方最高長官的渡日唐人。

袁晉卿在日本娶妻生子,共育九子一女。在日本真言宗創(chuàng)始人空海的文集《遍照發(fā)揮性靈集》里,有一則題為《為藤真川舉凈豐啟》的文章,記述了袁晉卿家族的活動事跡及其際遇。袁晉卿之子弘、秀二人曾在中央和地方任官,但都英年早逝。袁晉卿第九子便是空海為之作啟的凈豐。凈豐繼承家學,曾任日本名門貴族藤原氏的教師,后任桓武天皇的皇子伊予親王的教師,繼續(xù)為中日文化交流作貢獻。

“以身殉職”趙寶英

公元777年,日本派遣了以小野石根為首的遣唐使團。當遣唐使團一行準備啟程回國時,唐代宗下令以宦官趙寶英為大使,陪送日本遣唐使回訪日本。小野石根似乎預感到歸途不順,推辭說:“本國行路遙遠,風漂無準。今中使云往,冒涉波濤,萬一顛躓,恐乖王命。”但唐代宗酬答的意思十分堅定,認為這是“道義所在,不以為勞”,堅持要讓趙寶英陪同遣唐使前往日本。

次年6月,趙寶英一行隨遣唐使團一同來到揚州。由于代宗下令建造的船只未能如期竣工,趙寶英在取得代宗的允許后,隨同小野石根乘坐遣唐使第一船赴日。第一船乘員共有160多人,包括判官大伴繼人等人。前遣唐大使藤原清河在唐朝結(jié)婚所生的女兒喜娘也在這艘船上。除了第一船之外,遣唐使團另有三艘船。

趙寶英所乘第一船在航行到東海中間位置時遭遇了大風暴。大伴繼人就這次海上遇難事故專門寫了一份報告,由此我們可以了解到它的詳細情況?!鞍巳粘醺?,風急波高,打破左右棚根,潮水滿船,蓋板舉流,人物隨漂,無遺勺撮米水。副使小野朝臣石根等卅八人、唐使趙寶英等廿五人,同時沒入,不得相救?!薄笆蝗瘴甯?,帆檣倒于船底,斷為兩段。舳艫各去,未知所到。四十余人累居方丈之舳,舉舳欲沒。載纜枕柂(柁),得少浮上,脫卻衣裳,裸身懸坐。米水不入口,已經(jīng)六日?!比f幸的是,大伴繼人和喜娘等人借助殘破的船骸,經(jīng)歷九死一生后漂流到了日本。

趙寶英死后,唐使判官孫興進代行其事,繼續(xù)執(zhí)行使命。孫興進等人到達日本后,受到了日本朝廷的熱情款待。在古代中外交流史上,趙寶英是見于記載的第一位奉皇帝之命出使遠國的宦官,同時也是唐代中日關(guān)系史上以身殉職的高級使臣。在航海技術(shù)和造船技術(shù)不發(fā)達的古代,正是這些冒著生命危險的渡日唐人和遣唐使,在一定程度上密切了兩國的關(guān)系,加深了兩國的相互了解。

本文一、二部分為新增部分,三、四部分發(fā)表于《學習時報》2021年5月3日第3版

【責任編輯:王晗】
北京聯(lián)合大學教師,歷史學博士,軍事學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