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永久在线播放,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97在线国内在线观看视频,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吳彥鵬  >>  正文
金庸的媒體人生
吳彥鵬
2018年10月31日

1

2018年10月30日,當代著名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yè)家、政治評論家金庸先生在香港去世,享年94歲。當記者,做翻譯,寫時評,辦報紙…金庸先生的一生可以說與媒體有著不解之緣。有人說,金庸先生是武俠小說寫得最好的媒體人。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生于浙江省海寧市。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

1946年11月,查良鏞進入位于杭州的《東南日報》報社,當時他的崗位是外勤記者。然而,他每天的主要工作是負責收聽國際新聞廣播,包括美國之音(VOA)、英國廣播公司(BBC),并將廣播內(nèi)容編譯新聞稿。

1947年,查良鏞辭職來到《半月刊》做兼職編輯,同時他還在上?!洞蠊珗蟆纷鲋浾吖ぷ鳌S幸淮?,查良鏞在《大公報》上發(fā)表了一篇社論,標題是《議會中的議員有一半是流氓》。議會大怒,要求報紙對標題進行更正。報紙當場表示愿意更正,第二天社論的標題被“修改”為《議會中的議員有一半不是流氓!》。

1950年,查良鏞到了香港,由于對朝鮮戰(zhàn)爭報道的分歧,和一些大公報的報人共同創(chuàng)辦了《新晚報》,查良鏞擔任副刊部編輯。

1955年2月8日,《書劍恩仇錄》在《新晚報》的“天方夜譚”版開始連載,署名“金庸”。

2

1959年,查良鏞自立門戶,親自辦報。當年5月20日,《明報》正式創(chuàng)刊。在發(fā)刊詞中,查良鏞表明了《明報》的立場:維護“公平與善良”。

《明報》創(chuàng)辦初期,條件艱苦。 金庸曾表示,“當時寫武俠小說,純粹是為了賺錢,是為了讓報紙活下去。”

1981年7月18日,鄧小平以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身份會見了香港《明報》社長金庸。

1988年《明報》日銷量已是11萬份,1989年躍升到18萬份,被當時的外國人評為香港的《泰晤士報》。除了《明報》、《明報月刊》、《明報周刊》外,明報機構(gòu)尚有一份《明報晚報》,明報集團也相應成立。金庸還成立了明報出版社與明窗出版社,后來金大俠的兒子也在出版社出任領導崗位。

1989年,《明報》三十周年之際,金庸宣布卸任《明報》社長職務。

1991年1月23日注冊成立“明報企業(yè)有限公司”,當年3月22日在香港聯(lián)合交易所整體上市。那一日,金庸好高興;那一日,金庸的夢想實現(xiàn)了;那一日,是《明報》的大日子;那一日,是金大俠人生的輝煌。明報集團1990年度的盈利高達七千萬元,到1991年度接近一億元。

1992年,查良鏞出售了他的畢生心血《明報》集團,從此退出了媒體生涯。

 

【責任編輯:管理員】
媒體人,科普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