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永久在线播放,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97在线国内在线观看视频,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呂玉蘭  >>  正文
呂玉蘭:我教老外學漢語之吃吃喝喝
呂玉蘭
2018年07月03日

不少在國外學過漢語的人,到中國再學一段時間后就產(chǎn)生了一種受騙的感覺,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中國人之間根本不怎么說“你好”,他們更常說:“吃飯了嗎?”。然后,再過一段時間,又產(chǎn)生了另一種受騙的感覺,因為中國人說“吃飯了嗎?”并不是要請客!但是終究,他們還是由此感受到了“吃飯”對中國人是一個多么重要的話題。

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我自己雖是吃貨一枚,但還是在外國學生的啟發(fā)下,才發(fā)現(xiàn)以我為代表的中國人是多么執(zhí)著于“吃”!

若干年前,我剛到德國工作,時值深秋,教學樓旁邊一棵大樹結出了累累碩果,陣風吹過,小果子嘩啦啦地掉落到地上。我隨手撿起一個果子,走到教室里,很自然地問了一句:“這個能吃嗎?”結果,學生們居然都面面相覷。過了一小會兒,一個學生打破了沉默:“老師,為什么你問這個問題?”

呂老師:“看到不熟悉的果實,當然要問這個問題啊,要是你,你會問什么?”

德國學生:“我們一般會問,‘這是什么’?”

好吧。我不敢肯定我是不是能代表一般的中國人,反正如果不是跟學生這么一聊,我一向覺得,看見野果子問一下:“能吃嗎?”這不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嗎?是德國學生給了我一條新的思路,現(xiàn)在覺得,看見野果子問一聲“這是什么”原來也很自然哦!

過后,我認真反省了一下,發(fā)現(xiàn)我的教案的例句中,關于食物,飯館,餓,好吃等的關鍵詞占了相當?shù)谋戎?。并且上大學時老師教的東西都還給他們了,可是崔老師家的咖喱飯和郭老師家的鍋塌豆腐我都還記得……好的,沒跑了,鑒定完畢,我是個吃貨。

做個吃貨老師倒也沒什么錯,畢竟民以食為天,然而世界各國的飲食文化又是如此的不同,課堂上學生之間也會為飲食問題起爭執(zhí)。有一次美國學生說想家了,想吃美國飯了。結果大家七嘴八舌問他:“美國飯?三明治是美國飯還是漢堡包是美國飯?”美國學生聽了頓時沮喪起來。還有個法國學生說他去英國點了個雞肉,吃完以后評論說:“哈哈,你知道英國的雞都被殺死兩次嗎?在廚房外他們殺死了雞,在廚房里他們殺死了雞肉!”還好當時班里沒有英國人。還有學生直接問韓國人:“你們真的喝狗肉湯嗎?”韓國學生就只好硬著頭皮迎戰(zhàn)。另外,“你吃飯了嗎”有時還是個尷尬的問題,一次上課時我們要練習“了”字句,我讓每個學生都問自己的鄰座“今天你吃了什么?結果一個穆斯林學生很不高興地說:“現(xiàn)在是我們的齋月?!?

飲食習慣如此不同,因此和學生們聚餐成了一件復雜的事情。我曾經(jīng)參加過一些暑期項目的教學,按照教學計劃幾乎每周有一次得帶學生去餐館聚餐,叫做“中文飯桌”活動。因為學生們往往來自世界各地,各有各的飲食偏好,點菜成為一件挺復雜的事兒。首先一定要照顧吃素的學生,記得有一次好不容易點了幾個素菜,沒想到,手撕包菜里邊還是有一點點豬肉粒兒的,于是前功盡棄,把服務員找來問她為啥說好了吃素還要加肉,結果人家回答:“廚師說了這一點點豬肉粒提香的?!边€有猶太學生,穆斯林學生,摩門教學生等等,這個不要吃蝦,那個不能喝酒,還有的抱怨說為啥北京的餐廳不提供猶太的kosher(符合猶太教義規(guī)定的食物),每次都弄得焦頭爛額。

此外,不知為啥外國學生飲食過敏的比例特別高,種類也是各種各樣?;ǚ圻^敏,海鮮過敏,花生過敏,奶制品過敏,麩質(zhì)過敏。曾經(jīng)有個學生在參加中文飯桌時認真地對大家說:“我對花生過敏。不要點有花生的菜?!蓖瑢W們開玩笑地說:“過敏又能怎樣,就是皮膚會變紅嗎?”沒想到他正色道:“要是我吃了花生,我就能死在這里給你們看!”嚇得大家集體噤聲。

不但一起聚餐有麻煩, 學生們自己點起菜來也是個考驗。我曾經(jīng)問過他們點菜的竅門,有的學生苦惱地說:“我只吃宮保雞丁?!庇械拈_玩笑說:“我一般就點菜單上第一個菜?!眲e笑話他們,中國餐廳的菜單上一水兒的漢字,一個拼音也沒有,還有的雖然有英文,但是看起來嚇人,我親眼看到某知名火鍋店的菌菇湯底翻譯成了“bacteria”!

談到在外語環(huán)境下點菜,我自己也是出國后才有更深的體會。雖說中國餐館走天下,但是中餐的味道走到哪兒變到哪兒。就像左宗棠雞風靡美國,中國人卻表示木吃過,左宗棠大人表示無功不受祿。所以許多時候還是要嘗一嘗當?shù)仫L味,然而這往往成為一件艱巨的任務,特別是在非常傲嬌的法國人面前,他們一不愿意說英語,二不愿意提供英文菜單,三不給你提供照片。而且自己對有些食材的詞匯也不熟悉,因為菜單里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個法語詞,意大利語詞,西班牙語詞。似乎西餐中的食物使用原文而不進行翻譯成了一個傳統(tǒng),看看菜單中頻頻出現(xiàn)的這些詞語:Spaghetti ,Hummus, Kimchi, Tom yum, Lasagne, Taco, Kebab, Tempura。想吃遍世界?不好意思,先學好外語再說。

相比中國人的吃貨本質(zhì),一些外國學生對“吃”的要求似乎并不高,特別是英國學生。他們經(jīng)常是早飯喝咖啡,中午不吃或者就吃一小袋薯片,這一天就過去了。這么大個子都能撐過去,有時候我都慚愧得想自己一日三餐是不是太浪費糧食了!可是學生不吃早飯也往往影響著課堂質(zhì)量,上午上課經(jīng)常看到他們無精打采的,有時候也能聽到他們肚子餓得咕咕叫??梢韵胂笏麄冊趺茨懿蛔呱瘢趺茨芗凶⒁饬?!一段時間我受不了自己和他們的肚子爭搶注意力的事實,去首師大食堂買了包子給他們嘗嘗,希望能讓他們了解一下中國的早餐又便宜又好吃,然而他們狼吐虎咽之后表示:好吃是好吃,多睡會覺更重要!好吧,無計可施啦!

學生們不吃早飯的確影響學習,老師們不吃早飯問題可更大啦!因為老師這個工種,雖然好像是腦力工作者,但歸根結底其實還是體力勞動者,所以吃飽肚子保持體力那是相當重要的,把肚子填飽了才能站好講臺啊。這里有個經(jīng)典的教訓:多年前我有一位師姐,當老師不久,還帶著學生時代晚起床多睡會不吃早飯的壞習慣,一大早去上前兩節(jié)課,隨著時間的流逝,肚子開始逐漸加大了抗議的程度,她感到昏昏沉沉,頭暈眼花,不時就忍不住看看教室里的鐘表,終于盼到了分針到達下課時間,她一激動,神經(jīng)一放松,居然當場餓暈在講臺上。學生一看這場面,立刻慌亂成一團,有人高叫:“老師,老師!”有人跑上去查看,更有一些學生急奔辦公室,七嘴八舌向其他老師報告情況,奈何他們漢語水平有限,什么“暈倒了”之類的詞還聞所未聞,學生又是比比劃劃,又是著急叫喊,最后終于一個學生大聲憋出一句話:我的老師,突然,睡覺了!

?

【責任編輯:管理員】
首都師范大學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對外漢語教學事業(yè)二十余年。目前外派在英國倫敦大學金史密斯舞蹈與表演孔子學院擔任漢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