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股強(qiáng)勁的冷空氣掃過,門前的七角楓只剩下枝杈。戶外零下七八度,榆樹、柳樹的葉子還綠著,但沒了光澤,無疑秋天走了,冬天來了。
呼和浩特環(huán)城水系如意河(攝影 袁慧)
自古逢秋悲寂寥,可這個秋天對我而言,則是多彩和豐盈的。從國慶節(jié)假期到每個周末,和伙伴們戶外賞秋成了固定的安排。感受了電視中祖國的江山大川,再感受家門口呼和浩特的青山綠水,走在路上哼唱出“我愛你中國”的歌也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夕陽下的如意河(攝影 袁慧)
和上海、北京回來的同學(xué)、親戚、朋友們聚會,大家一定少不了要吃燒麥,要結(jié)伴出游。大青山、哈素海、烏素圖公園……話題那么多,美食中憶童年,也感觸家鄉(xiāng)的藍(lán)天、綠地。大家都覺得呼和浩特變美了,不再是那個印象中街道兩旁只有楊樹、柳樹,到了秋冬便是大風(fēng)、黃沙的城市了。
內(nèi)蒙古地處祖國正北方,首府呼和浩特背靠蜿蜒起伏的陰山山脈,描述這個典型北方城市的美,多半是粗獷、蒼茫,四季分明,有山、少水、草原、駿馬??山裉斓暮艉秃铺?,不僅保存著那份大氣、粗獷,更多了幾分宛若南方女子的靈秀。
呼和浩特街心公園(攝影 袁慧)
呼和浩特市政府提出要讓百姓生活環(huán)境綠意盎然。大青山前坡生態(tài)治理工程便是其中之一,在項(xiàng)目啟動的5年時間里,累計完成綠化荒山6.5萬畝,建設(shè)了萬畝天然草場、5萬畝森林公園等工程,沿大青山南坡構(gòu)筑起一道天然綠色生態(tài)屏障。
秋日大青山(攝影 袁慧)
城市中公園的建設(shè)也讓青城百姓點(diǎn)贊不已,從2003年到2016年,呼和浩特從3個公園到今天的將近30個公園,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dá)到15.58平方米,做到了300米見綠、500米見園,不愧于“國家園林城市”這個稱號!
沿著東二環(huán),蒙古包、勒勒車、蜿蜒的哈達(dá)頂從眼前流過,住在這里的討號板村民們沒想到家門口有了這么漂亮的絲綢之路公園。再往東邊的快速路邊,9公頃的塬文化公園更是讓每個從快速路經(jīng)過的朋友滿眼綠色。
G20峰會時,央視的一位直播嘉賓說,今天“美麗中國”的概念不僅僅針對北上廣那些大城市,像呼和浩特、南昌等這些城市也非常的美麗。城市之美,百姓之福!當(dāng)你走在如意河邊,看著水中云彩、兩邊高樓的倒影,岸邊黃黃的蘆葦和嬉戲的水鳥,心中怎一個秀字表達(dá)!真是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關(guān)于作者:袁慧,中國日報內(nèi)蒙古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