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9月對美國展開為期4天的國事訪問后不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再度出訪西方大國,于今年10月19日至23日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由于中英關系是國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出訪又是10年來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英,其彰顯出的意義及可能產生的影響顯然亦是不容小覷。此前,習近平赴美參訪,取得的成果可謂相當豐碩,中美雙方共達成了49項成果清單。其中,建構新型大國關系位列清單首項,可見,努力建構和發(fā)展新型大國關系的重要性,再度得到中美兩大國的高度重視及再度確認,并且其內涵與外延也在該次中美兩國國家元首的會晤中,得到更為明確及清晰地闡釋。而此次習近平對英國展開國事訪問,由于兩國互動基礎更為堅實,雙方往來更為熱絡,合作空間更為廣闊,可以預期也將取得令外界矚目的成果。
在現行國際政治體系及國際秩序之下,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及國際影響力的穩(wěn)步提升,作為新興大國,中國如何妥善處理好與美英等西方實力大國的關系,不但牽動著區(qū)域及國際社會的和平穩(wěn)定,而且對中國自身的和平發(fā)展也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因此,探尋與國際大國相對合理的共處新路徑,顯得越發(fā)重要。為此,中國在現存國際秩序下,提出了建構新型大國關系的論述。這一論述并非意在挑戰(zhàn)既定國際秩序,而是旨在處理好國際新形勢下的大國關系。為了消除國際社會特別是西方大國的疑慮,中國在不同時間場合已多次向國際社會宣達中國無意對現行國際秩序"推倒重來"的理念。以今年6月下旬召開的第四屆世界和平論壇為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論壇午餐會上發(fā)表演講指出,"中國將始終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而非挑戰(zhàn)者,是國際秩序的建設者而非破壞者,是國際秩序的貢獻者而非所謂'搭便車者'",中國"無意另起爐灶"等等。可見,中國已明確了對國際秩序的態(tài)度及定位,而在筆者看來,中國提出的建構新型大國關系論述,便是發(fā)揮國際秩序維護者及建設者的角色,以及闡明不愿與無意"搭便車"的立場。
基于上述陳述,筆者認為,當下中國致力于與美國共同建構的新型大國關系,同樣也適用于中國與西方主要大國--英國之間。并且,基于既有互動歷史及當下國際現實環(huán)境,中英之間建構新型大國關系的操作空間或許更為廣闊。
首先,中英經貿合作大有可為,大國關系維系有堅實的利基。大國間較高比重的經貿往來被外界認為起到維系兩國關系的"壓艙石"作用,中英在這一層面既有穩(wěn)固的基礎又有較大的開拓成長空間。相關資料顯示,英國已躍居中國在歐盟中的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二大實際投資來源地以及第一大投資目的國,中國則成為英國的第四大貿易伙伴。2014年,中英貨物貿易突破800億美元;2015年上半年,中英貨物貿易額達到367.4億美元。可見,在經貿領域,中英兩國已建立了較為緊密而穩(wěn)固的關系,這在某種程度上將產生"溢出效應",對雙方在政治和文化等層面的交流互動產生正面助益。而據媒體報道,中國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已與英國相關區(qū)域發(fā)展戰(zhàn)略的對接達成了重要共識,此舉,無疑將進一步緊密中英兩國的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可以預期雙方將迎來更多的互利共贏合作發(fā)展機遇。
其次,中英互信累積更為扎實,分歧管控難度相對較小。一方面,盡管中英在政治制度及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同樣存在不小差異,但兩大國間的分歧及戰(zhàn)略利益沖突較為不突出。畢竟雙方一無領土爭端,二無地緣利益糾紛,三無區(qū)域戰(zhàn)略沖突,并且雙方在國際熱點問題上長期保持良好溝通,相互之間累積了一定程度的互信。另一方面,英國對中國的善意表達相對較為濃厚。英國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國家,同時也是第一個加入由中國主導的亞投行的西方主要國家。并且,英國政府曾多次給予中國正面評價,認為中國的發(fā)展是機遇而非挑戰(zhàn)。英國首相卡梅倫對此次習近平訪問英國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此舉將開啟中英關系"黃金時代"。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前不久甚至表示,英國應該是"中國在西方最好的伙伴"。而中國也高度重視對英關系,此次習近平出訪英國是專程出訪單個國家,外界分析指出,這種"點穴式"外交在中國對歐交往中較為罕見,折射出中國對英國的重視。日前,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也指出,此次國事訪問堪稱一次"超級國事訪問",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應了中方對此次參訪抱持高度積極的態(tài)度。
第三,中英可善用國際影響力,共同拓展全球治理合作空間。中英兩國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以及世界主要經濟體,兩國在國際社會中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力,雙方保持高級別對話與溝通,甚至形成互動機制,在全球治理格局及全球治理體制之下,攜手合作優(yōu)勢互補,抓住歷史機遇,推動全球治理體制超更為公正合理方向演進,對于雙方的發(fā)展必將產生正面效益。一方面,這對于作為新興大國--中國的進一步發(fā)展將創(chuàng)造更為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而對于作為老牌工業(yè)國家的英國,在國際社會扮演更顯著和突出的角色顯然也將產生積極意義;另一方面,中英兩國跨越政治制度及意識形態(tài)差異,在全球治理領域展開切實合作,必將產生"加成效應",十分有助于雙方在全球治理體制下,提升影響力及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職是之故,在國際環(huán)境新局之下,中英兩國以經貿互動為利基,不斷累積戰(zhàn)略互信,有效管控分歧,善用國際影響力,共同推進全球治理合作,攜手共鑄"黃金時代",從而建構較具中英特色的新型大國關系,不但有助于雙方共同發(fā)展,也將為國際社會和平穩(wěn)定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更將對大國關系產生示范效用。
(本文為中國日報網天下專欄獨家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