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7月15日山西經(jīng)濟日報創(chuàng)刊30周年之際
我離開山西經(jīng)濟日報已經(jīng)5年了,5年并不短暫,足以淡忘好多事情,然而我對山西經(jīng)濟日報的熱愛和關注卻絲毫不曾減輕,對昔日同事們的掛念時刻縈繞心頭,畢竟我在那里工作生活了整整18年,18年和大家朝夕相伴、風雨同舟,那里流下了我的汗水,也成就了我的夢想。
現(xiàn)在我作為一個中央主流媒體的記者站站長,也許身份發(fā)生了些微變化,但對山西經(jīng)濟日報我是一直心存感恩的,是畢恭畢敬的,因為在我剛踏入社會的時候,是她敞開懷抱接納了我,是她給了我發(fā)展的平臺和成長鍛煉的機會,在她面前,我沒有半點驕傲的資本。我經(jīng)常對人們講,山西經(jīng)濟日報人才濟濟,我是其中很普通的一員。
山西經(jīng)濟日報社一樓大廳 陳勇 攝
把歷史翻回到1992年,那時我剛走出大學校門不久,社會還沒有現(xiàn)在這樣五光十色,記者還被冠以“無冕之王”的稱號,在那個年代,會寫文章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即使做一名小報記者也會受到人們的尊敬,許多人為了做一名記者,會放棄在大機關做公務員的機會,我們十幾個心存夢想的年輕人,經(jīng)過嚴格的筆試、面試,終于進入報社。那時大家充滿朝氣,又非常敬業(yè),經(jīng)常會為了寫好一篇稿子而廢寢忘食,也因發(fā)了一個頭版頭條而興奮不已。
進入報社的最初幾年,是我一生中最艱苦也最快樂的時光,整天騎著一輛自行車東奔西跑、四處采訪,掙著微薄的工資,而完成了結(jié)婚、生子等人生大事。我結(jié)婚時住的是愛人單位的平房,比較寒磣,距離報社也很遠,但婚禮那天,報社的好多同事都跑去祝賀、幫忙,他們考慮到晚上出行不太方便,大白天就提前鬧了洞房。第二年我兒子出生,男男女女十幾個同事又去我家熱鬧了一番,這些往事到現(xiàn)在我都記憶猶新,大家對我的友情永遠銘記心頭。
那時大家相處非常融洽,感情也很真誠,一點都不摻假,可惜這種尋常而又開心的日子過得飛快。轉(zhuǎn)眼到了1998年,報社派我去朔州記者站擔任站長一職。當時以報社領導的安排和我自己的打算,下去鍛練三五年就回來了,想不到這一去竟然待了12年,12年,多么漫長的歲月,整整一個輪回呀!如果當時明確告訴我當12年站長,那我是萬萬不會答應的,可12年不知不覺就這么走過來了,離開朔州時我竟然還有些不舍。
山西經(jīng)濟日報是山西省唯一的綜合類經(jīng)濟大報。孫瑞生攝
12年里,為了保持和家人團聚,為了能盡到一個做父親的責任,我每周都要往返于太原與朔州之間,600多個來回,30余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8圈之多,其間遭受了多少艱辛與磨難,遭遇了多少危險和不測,在大運高速公路上,我?guī)状文慷密嚉送龅木跋螅两窕叵肫饋?,依然心有余悸。但感謝老天的眷顧,12年后,我從朔州毫發(fā)無損、平平安安地回到了太原。
位于太原市水西關街26號的山西經(jīng)濟日報社辦公大樓。陳勇攝
12年里,我憑著一股契而不舍的精神,在朔州認認真真、腳踏實地地開展工作,展示了一個山西經(jīng)濟日報記者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12年里,我走遍了朔州的山山水水,深深地融入了那片土地,也深深地愛上了那片土地。 2010年年初,我被國家英文日報——中國日報選中,擔任山西記者站站長,說句實在話,如果沒有在山西經(jīng)濟日報朔州記者站12年的鍛煉,我是沒有能力挑起中國日報這副重擔的。
5年前的現(xiàn)在,山西經(jīng)濟日報喜慶創(chuàng)刊25周年,離開報社不到半年時間的我,滿懷激情寫下了《十八載情緣未了》的文章,難舍之情溢于言表。5年后的今天,山西經(jīng)濟日報迎來30歲生日,我更加感到難得和珍惜,這30年是漫長的、坎坷的,是收獲過榮光與夢想的,是經(jīng)歷過變革和陣痛的,但經(jīng)過30年的櫛風沐雨,山西經(jīng)濟日報猶如一棵茁壯成長的大樹,更加枝繁葉茂、郁郁蔥蔥,而立之年,它又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迎來了東方升起的第一縷曙光。
關于作者:孫瑞生,中國日報駐山西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