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50國代表齊聚北京簽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xié)定》,并確定亞投行原始股本為1000億美金。還有七個國家有意簽訂該協(xié)議。至此,亞投行的創(chuàng)始成員國有望達57個。中國占股30.34%,第二股東是印度(占股7.5%),第三股東是俄羅斯(占股5.92%)。備受關注的美國和日本這兩個國家缺席此次簽署會議,但美國的盟友德國、法國和英國選擇積極加入亞投行。德國是非亞洲地區(qū)的最大股東(占股4.1%)。
在美國盟友中,為何唯獨日本與美國保持一致立場?亞投行成立意味著中國崛起,成為超級經(jīng)濟大國,將主導全球最大的基礎設施金融機構。大部分國家意識到無論對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持何種態(tài)度,想與亞投行劃清界限是不可能的。他們寧愿加入亞投行,為其投資,并從基礎設施訂單中獲取利益。美國總統(tǒng)巴拉克·奧巴馬表示,中國可能會利用亞投行投資來達到政治考量或戰(zhàn)略目的而非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因此,亞投行的投資標準非常低,這會削弱世界銀行和亞洲發(fā)展銀行等現(xiàn)有多邊機構的影響力。日本對此表示認同。
為何各大主要投資國紛紛無視奧巴馬的反對意見?這是因為奧巴馬表示世行和亞行一直以來執(zhí)行信貸最高標準。各國外交人員對此一笑置之,并認為美國利用最大股東的特權將世界銀行當做外交工具。至于亞洲開發(fā)銀行的最大股東則是日本。此外,作為開發(fā)機構的世行以放貸金額的最高而非最低收入作為績效評估標準。該行在發(fā)展中國家給大量疑點重重的公共部門投資。
1985年,我開始在世行工作,同事和我說起了放貸壓力:“我保證第一季度就會過得不容易,而在第二季度,銀行會擔憂周轉資金不夠,第三季度會把錢投資出去,越多越好。要是不能完成投資任務,來年銀行可能就得不到撥款,員工也就會失業(yè)?!?
經(jīng)濟學家就銀行借貸舉過典型例子,1995年8月19日也確實發(fā)生過類似問題。過去幾年,肯尼亞與援助國做出了類似求偶的奇怪舉動。這些舉動如下:第一步,肯尼亞得到了美國每年對外援助的名額。第二步,肯尼亞政府開始胡作非為,經(jīng)濟改革擱淺,回歸獨裁統(tǒng)治。第三步,惱怒的援助國準備召開會議,嚴厲譴責肯尼亞政府。第四步,肯尼亞政府想出通過安撫解決問題。第五步,援助國怒意平息,援助繼續(xù)。然后這一系列行為再重新上演。
冷戰(zhàn)期間,美國很樂意給第三世界的腐敗官員們貸款,而后者也愿意落實美國的外交政策。美有位外交官提到剛果民主共和國那可惡的領導和腐敗官員時,表示“他們是走狗,但他們是我們養(yǎng)的走狗?!?
銀行投資的剛果項目從未成功,為什么?這是因為國家的援助資金都流入了蒙博托——非洲三大暴君之一——的瑞士銀行賬戶。第三世界多位獨裁統(tǒng)治者侵吞大量援助金。禁止銀行職員談論腐敗問題也是項目失敗的原因之一。直到冷戰(zhàn)結束,這個禁忌才被解除。1995-2005年在任的世界銀行行長沃爾芬森承認腐敗是導致項目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承諾將來會做出整改。
同樣,中國是否也會利用其在亞投行的主導地位,助力外交政策的實施,對關系友好政府的過失視而不見?當然,這是肯定的。但這絕不會出現(xiàn)比價格扭曲更嚴重的后果,冷戰(zhàn)時期世界銀行就曾遇過此類問題。這也是那么多國家不擔心亞投行借貸標準,樂意簽署協(xié)議的原因。他們意識到中國崛起,金融實力上升,希望通過投資這股新生力量在經(jīng)濟上能分得一杯羹。
奧巴馬將亞投行視作借貸競爭對手,認為它會動搖世界銀行的領導地位,進而導致美國經(jīng)濟影響力下降。日本出于同樣原因未加入亞投行。主導亞洲開發(fā)銀行的日本,其經(jīng)濟影響力也會受到侵蝕。其他投資國過去長期為美國和日本這兩國所主導的銀行打下手,但現(xiàn)在他們自愿投資中國主導的亞投行。他們會告訴奧巴馬總統(tǒng),這無關個人情感,只是生意罷了。
關于作者:斯亞明納森·艾亞(Swaminathan S Anklesaria Aiyar)是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譯者:Phe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