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永久在线播放,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97在线国内在线观看视频,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火炎  >>  正文
火炎:老人和魚鷹
火炎
2015年05月25日

今年76歲的黃月創(chuàng)和56歲的黃月明兄弟倆是陽朔縣興坪鎮(zhèn)漁業(yè)村的漁民,一生靠漓江捕魚為生,而如今卻各自挑著兩只魚鷹在江邊灘涂上,靠游船上的游客拍照來養(yǎng)活生計。這活兒很賺錢么?黃月創(chuàng)老人說:“那比起過去捕魚差遠了,游客每拍一次也就兩元錢,還不一定天天都有”。既然如此,那他們?yōu)楹畏艞壊遏~,來做如此低廉的營生呢?

圖片1

黃月創(chuàng)和黃月明兄弟靠漓江捕魚為生,而如今靠著兩只魚鷹在江邊灘涂上游船上的游客拍照來養(yǎng)活生計。火炎 攝

坐落在漓江邊上的漁業(yè)村與興坪鎮(zhèn)隔江相望,漓江在這里轉了一個大彎向東流去,正因為這里風光奇特,所以被稱之為暢游漓江的黃金段。葉劍英元帥曾在這里留下詩句:“果然佳境在興坪”。與漁業(yè)村相鄰的一個村子叫做小漁村,因當年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訪華時專程進村參觀而遐邇聞名。相比之下,漁業(yè)村可就沒有那么大的名氣了。漁業(yè)村有100多戶人家500多口人,全部都是漓江上的漁民,世代靠打漁為生,因此就沒有劃分到可以耕種的土地,漓江就成了他們賴以為生的本源了?!翱墒牵源蚶旖掠沃涡藿ㄋ娬竞?,本該逆水而上產卵的魚就被攔在了大壩下游了,無法到漓江上游來產卵。盡管政府也多次在大壩上游播放了許多魚苗,可是水電站一旦開閘,魚苗又被沖到了下游。再加上沿江一些漁戶用一些非法手段進行滅絕式捕魚,使得本來魚量已經減少的漓江更是無魚可捕了。過去是魚鷹養(yǎng)人,現在是人養(yǎng)魚鷹?!睗O業(yè)村的村主任黃高連望著漓江無奈地訴說著。

圖片2

魚鷹因捕魚本領高超,快速潛泳在水中用尖端帶鉤的嘴捕捉魚類,被人們馴養(yǎng)用來捕魚。火炎 攝

魚鷹,又叫鸕鶿,黑色羽毛,嘴堅而長適于啄魚,下喉部有個小囊,全蹼如鴨。魚鷹因捕魚本領高超,快速潛泳在水中用尖端帶鉤的嘴捕捉魚類,被人們馴養(yǎng)用來捕魚。漁民將竹排劃到魚多處,竹排上的魚鷹離船飛出,當發(fā)現魚群時立即潛入水中,最深可潛入水下10多米,用圓錐形帶釣的嘴去捕捉小魚,如若遇到大魚時,魚鷹就會二、三只共同完成,把大魚連推帶叼到船邊,漁民立即用網捕捉。黃月創(chuàng)說“過去啊,一只魚鷹在漓江上一年捕魚幾百斤,能養(yǎng)活一家人啊”。魚鷹喉下有一個皮囊,能暫存捕捉到的魚。漁民在讓其捕魚時,先用水草扎住魚鷹皮囊下端,不讓所捕的魚進入魚鷹肚子里,只能在皮囊中暫存。捕到魚的魚鷹跳上竹排,漁民一手抓鷹,把嘴里的魚扔進艙里,然后從魚簍里拿出一條小魚填進魚鷹嘴中,用手把草繩松開,讓魚鷹吞下小魚,算是對它的酬勞。

圖片3

捕到魚的魚鷹跳上竹排,漁民一手抓鷹,把嘴里的魚扔進艙里。 火炎 攝

黃高連說:“在漁業(yè)村有個說法‘失去孩子不掉淚,失去魚鷹會落淚?!恢缓玫聂~鷹可值萬金,就是普通的一只也能賣到上千元?!笔裁礃拥聂~鷹就是好的呢?黃高連說:好的魚鷹很聰敏,懂得給主人圍魚,就好像獵犬圍獵一樣。它們懂得把魚群驅趕到一團,讓主人一網打盡。好的魚鷹可的確可以養(yǎng)活一家人啊。等它們老了不能再捕魚時,漁民們不忍心用刀殺掉老魚鷹。而是給它喂飽最后一頓魚食,等天色昏暗下來,再用米酒把老魚鷹灌醉,然后挖個坑掩埋了。這一切都是不能讓女人和孩子們在場。漁民対魚鷹是很有感情的,魚鷹也很通人性?!睕]想到魚鷹竟如此有靈性,那為何不多養(yǎng)一些呢?

黃月創(chuàng)老人捋了一下胸前的發(fā)白的胡須說:“我16歲就學會養(yǎng)魚鷹了,這一輩子養(yǎng)過幾十只魚鷹。魚鷹不好養(yǎng)活,一只雌魚鷹一年雖說能下10多個蛋,但能不能孵化的出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加上魚鷹要天天捕魚,不可能停下來孵小鷹,孵鷹蛋就交給有經驗的老母雞去完成,孵出的小魚鷹羽毛生長的慢,熱不得、冷不得,遇到太冷或太熱的天氣時,能活下來三、兩只就算很好了。以前村子里家家都喂養(yǎng)著魚鷹,不養(yǎng)不行啊,那是捕魚的好手??扇缃駞s不同了,自從漓江的魚越來越少,村里的年輕人也大多外出打工或去做旅游生意了。

圖片4

黃月創(chuàng)老人說,我們這些老人還是舍不得丟棄魚鷹啊。 火炎  攝

這樣一來呢,養(yǎng)魚鷹的人家也就少了很多,現在整個村子也就十來戶人家還養(yǎng),已經不是為了捕魚了,而是給游客拍照用了?,F在漓江里的魚,連魚鷹都喂不飽啊?!闭f到這兒,弟弟黃月明接著話茬說:“現在我們都是在街市上買魚給魚鷹喂,街市上的小魚一斤少說都要六元,一只魚鷹一天要吃八兩,兩只就要吃去近十元??墒?,游客拍照一次才收兩元錢。旺季的時候還好,遇上枯水季節(jié),一天下來連喂魚鷹的錢都賺不到,可魚鷹每天還是要吃的啊。我們是漁民,沒有土地可以耕種,就靠著這漓江生存。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眼下呢,靠著漓江卻沒有魚可打了,沒有了魚,我們的日子可就很是難過了。就這樣,我們這些老人還是舍不得丟棄魚鷹啊?!?/p>

圖片5

黃月創(chuàng)兄弟每天都要和村里那幾戶養(yǎng)魚鷹的人家結伴,撐著竹排到離村子幾里外的景點岸邊等候游船。 火炎 攝

黃月創(chuàng)兄弟每天都要和村里那幾戶養(yǎng)魚鷹的人家結伴,撐著竹排到離村子幾里外的景點岸邊等候游船。每當有游船來到景點,他們就自發(fā)排隊,輪流趕到游船邊上,若有游客需要拍照片,他們便登船讓游客扛著兩頭站著魚鷹的竹竿留影。別看是上了游船,那也要看運氣,好的時候可能排著隊合影,一趟下來也能得個幾十元,少的時候連十元都得不到。有時游船少了,一天也輪不上兩趟。

圖片6

黃昏時分,漁民們劃上站立著魚鷹的竹排,趕往攝影家們指定的景點。 火炎 攝

54歲的黃高連是漁業(yè)村的村委會主任,是個在桂林讀過書又有些想法,而且愿意為村里人辦實事的漢子,他是被村里人一致推選出來的村干部,面對眼下的困難,黃連高心情很是沉重。他說:村里靠捕魚為生的人家都很困難,但他們一輩子都是以打漁為生,也做不了別的活計,那又咋辦呢?所以,我一上任就在想辦法。我現在想了兩個辦法:一個是讓大伙集資,買兩條游船,我當過游船上的船長,開船不成問題。遇到的難題是這游船的許可證實在是很難申請下來。過些日子我要去趟南寧,看有沒有辦法拿下。再有一個就是,現在有許多國內外的攝影家們對漓江漁火很感興趣,專程從四面八方趕過來找到村里養(yǎng)魚鷹的漁民,讓他們當演員進行創(chuàng)作。

圖片7

黃月創(chuàng)兄弟倆在魚排上點燃漁燈,攝影家們在岸邊上拍片創(chuàng)作,遠遠看去頗有意境。 火炎 攝

黃昏時分,我們看到一批國外攝影家雇傭了村里的漁民到江邊拍攝,漁民們頭戴斗笠,身披蓑衣,劃上站立著魚鷹的竹排,趕往攝影家們指定的景點,然后點燃漁燈,在山水間供攝影家們在岸邊上拍片創(chuàng)作,遠遠看去頗有意境。“每支竹排出船一次一百元??凑幽茏尭嗟娜藖磉@里拍照片?!秉S高連打算一方面靠來這里拍過照片的攝影家們多多宣傳,一方面在村里整合資源,統(tǒng)一管理,輪流出船,讓村里人都有得錢掙?!斑@樣一來,魚鷹就可以繼續(xù)發(fā)揮它的作用,只是不去捕魚,而是轉行當“演員”搞旅游了?!闭f到這兒,黃連高的神情稍顯輕松了些。

關于作者:火炎,中國日報駐廣西記者站站長。

【責任編輯:管理員】
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