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了,本人64周歲,與共和國一起成長。就年齡而言,有手足之情;于個人而言,是去日苦多;對國家來說,則來日方長。64歲,可以見證65歲的共和國種種風雨若磐與和煦陽光。
在最早26年中,嘗盡人間之艱苦,只過了三天“共產(chǎn)主義”的日子。
在1958年,里弄居委告知居民現(xiàn)在是人民公社、共產(chǎn)主義了,吃飯不要錢。于是,居民爭相去支起三口大鍋的空曠地。第一天是米飯、咸菜炒毛豆、醬油湯;第二天,米飯、醬油湯;第三天,就米飯,別的都沒了。大鐵鍋已經(jīng)見底,還有人圍著打轉,“公社”食堂阿姨嚷嚷,回家吧,什么都沒有了。有人則高聲回答,你說得不對,不是還有鍋巴嗎?當最后一小塊鍋巴被爭搶完畢,人民公社大食堂則壽終正寢。此后便是沒有盡頭的饑餓,何止三年!
直至1977年以前,經(jīng)歷過并參與過“滅四害”、大躍進、大煉鋼鐵、大饑荒、種種階級斗爭與文革??偟母杏X是,老是吃不飽,極少吃得好;周圍四遭,一片赤貧;衣衫襤褸、面皆菜色。最為要命的是:沒完沒了的運動,折騰得差不多每個家庭夜夜驚魂、天天心跳。一場中華民族的浩劫,即便是兄弟之間都有了嚴重隔閡;身在中華,只有痛苦與無奈,哪里還談得上愛!
葉劍英、華國鋒主導粉碎了四人幫集團、撥亂反正,為改革開放掃清了障礙、創(chuàng)造了前提。
爾后,鄧小平開創(chuàng)了中國史無前例的改革開放,鄧胡趙聯(lián)手,打開并奠定了中國繁榮的基石。此時,中國人才算是活出了個人樣。沒有葉鄧胡趙,就沒有新中國,這是35年來我所認定的事實,從未有過動搖。
始終沒有忘記十三大宣布的初級階段總路線: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這是將民生提到了壓倒一切的高度,“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才是真正的歷史唯物主義。有中華愛我,必有我愛中華;有兄長之友,必有兄弟之悌。國家與我,以信任換取信任,用忠誠報答忠誠。非若此,何以和諧?
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更不靠神仙皇帝,要創(chuàng)造人民的幸福,全靠你我兄弟。
走正確的道路,繼續(xù)努力——共和國——我的弟兄!